t55p54

标签: 李宗仁

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曾委婉提出想担任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,不过毛主席认为按照李宗

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曾委婉提出想担任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,不过毛主席认为按照李宗

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曾委婉提出想担任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,不过毛主席认为按照李宗仁的资历,应匹配正国级岗位,但从现实角度很难实现;而如果要给他一个副国级职务,就明显有些低了。因此,还不如不安排实际工作,让年事已高的李宗仁在家养老,按正国级标准保障其生活待遇。那天中南海的会面持续了一个多小时。李宗仁望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小两岁的领袖,想起十六年前离开大陆时的仓皇,手里的茶杯微微发颤。他提到程潜、张治中都在人大任职,语气里带着试探,毛主席却笑着摆了摆手,说:“德邻先生,你的情况不一样。”这话让李宗仁沉默了,他何尝不清楚,自己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,这个头衔在历史上沉甸甸的。当年台儿庄战场上,他指挥几十万军队挡住日军进攻时,恐怕没想过晚年要为一个职务纠结。周总理后来专门上门解释,说得更直白:“给个副委员长,国际上会说我们亏待了你;给更高的,眼下又不合适。”李宗仁心里的疙瘩慢慢解开了,回国后的日子过得平静,政府给他安排了西总布胡同的宅院,有警卫员和厨师,每月生活费按最高标准发放。他常去颐和园散步,遇到傅作义这些老朋友,聊起当年的战事,也说起现在的生活。傅作义打趣他:“你这日子比我当水利部长清闲多了。”李宗仁听了,总是哈哈一笑。其实毛主席的考量不止于此,那年头国内局势复杂,李宗仁刚回来,对新社会还不熟悉。让他去人大开会,面对那些曾经的对手,怕是会不自在。倒不如让他先四处看看,亲眼瞧瞧共产党治理下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模样。于是李宗仁去了东北,看鞍钢的高炉;回了广西,见桂林的新面貌。在老家临桂,他站在稻田边,对陪同的人说:“当年我主政广西,怎么就没想过修水渠呢?”1966年夏天,郭德洁病逝,李宗仁情绪低落了好一阵子。周总理特意让人给他介绍了胡友松做秘书,后来两人结了婚。小院子里添了生气,胡友松陪他看报纸,读文件,偶尔还一起练字。李宗仁写得最多的是“祖国统一”四个字,笔锋里仍有当年的锐气。有次程思远来看他,说起蒋介石在台湾骂他“叛徒”,李宗仁只是淡淡一笑:“他骂他的,我走我的路。”那时他已经想通了,职务高低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选对了方向。他把收藏的字画捐给国家,还写信给台湾的旧部,劝他们早日回来看看。1968年冬天,李宗仁查出直肠癌住院。躺在病床上,他让胡友松拿来纸笔,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了封信。信里说自己回国这条路走对了,还盼着台湾能早日回归。这封信后来被收录进档案,字里行间都是老人对家国的牵挂。第二年年初,李宗仁去世。追悼会上,周总理亲自主持,评价他“一生做过两件好事:台儿庄战役,回归祖国”。骨灰盒上覆盖着国旗,这或许是对他最好的肯定。多年后,有人说起当年的职务风波,总觉得是李宗仁的遗憾。其实细想起来,毛主席的安排未必不是一种成全。让一位七旬老人远离政治漩涡,安安稳稳度过晚年,看着自己热爱的国家一点点变好,或许比坐在办公室里更合心意。就像李宗仁临终前说的:“身为中国人民,无上光荣。”这份认同,早已胜过任何头衔。
1948年,被软禁在南京的龙云,不想跟着老蒋陪葬,他连着几天盘算脱身之计,可都没

1948年,被软禁在南京的龙云,不想跟着老蒋陪葬,他连着几天盘算脱身之计,可都没

1948年,被软禁在南京的龙云,不想跟着老蒋陪葬,他连着几天盘算脱身之计,可都没有好办法,这天他听广播里说到民航队,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!龙云是谁?简单说,他是云南的大佬,外号“云南王”。年轻时从彝族小伙子一步步爬上来,靠着胆识和手腕,在云南混得风生水起。抗日战争时,他带着云南子弟兵支持国家,功劳不小。可到了1945年,抗战刚结束,蒋介石就坐不住了,觉得龙云这家伙势力太大,留着是个隐患。于是,老蒋使了个调虎离山计,把龙云从云南弄到南京,名义上是“军事参议”,实际上是软禁。到了1948年,国共内战打得火热,蒋介石的国民党眼看着要撑不住了。龙云被困在南京中央路156号的小洋房里,周围全是军统特务盯着,出门一步都难。他不是没试过跑,1946年想去杭州看看,1947年想去上海送女儿留学,可每次都被特务拦下来。门口的便衣、街角的眼线,硬闯是没戏的,偷偷溜走也行不通。龙云心里明白,再不跑,可能就得跟老蒋一块儿栽了。那段时间,龙云天天琢磨怎么脱身。他不是没想法,可每次一推敲就觉得不靠谱。硬拼肯定不行,特务人多势众;找人帮忙吧,又怕走漏风声。正当他快要死心的时候,机会来了。那天早上,他坐在客厅里,手里端着杯茶,耳朵听着收音机。广播里提到陈纳德的民航公司正在搞运输,龙云一愣,脑子里像点了灯似的。陈纳德这名字对他不陌生。抗战时,陈纳德带着飞虎队在昆明打鬼子,龙云跟他搭上线,关系铁得很。龙云还特意把昆明到机场的路叫“陈纳德路”,够意思吧。现在陈纳德在上海搞民航公司,龙云心想,这不就是个突破口吗?他立马找来秘书刘宗岳,交代他去上海联系陈纳德。几天后,刘宗岳回来,说陈纳德愿意帮忙,飞机没问题,但龙云得自己到南京大较场机场。这下问题来了,怎么到机场?特务盯得死死的,龙云总不能长翅膀飞过去。他左思右想,决定玩一手大胆的。他找了个跟自己长得差不多的流浪汉,穿上自己的衣服,学着自己的走路姿势,在上海露面,引开特务的注意。另一边,他自己装成老太太,由老婆顾映秋扶着,混在人群里溜出去。计划挺冒险,但龙云干了。他手下的人在南京街头找了个破衣烂衫的流浪汉,给他套上龙云的长袍和帽子,教他走路带点架势。1948年12月8日傍晚,天一擦黑,这替身在上海街头晃悠,果然把特务勾过去了。与此同时,龙云裹上旧围巾,佝偻着背,装成老太太,顾映秋搀着他,低调地出了门。夜色掩护下,他们摸到大较场机场,上了陈纳德的C-47运输机。飞机轰隆隆起飞,先到上海,再转广州,最后坐火车到了香港。这一跑,龙云彻底摆脱了老蒋的控制。到了香港,他没闲着。第二天,也就是12月9日,他加入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,当上中央委员。他多次发文骂蒋介石,说他发动内战害国害民,还公开支持共产党。他还联系云南的表弟卢汉,劝他看清形势,带滇军起义。1949年4月11日,他在香港开记者会,公布给李宗仁和何应钦的信,跟蒋介石彻底翻脸。8月13日,他跟黄绍竑等44人发声明,拥护共产党领导。到了12月9日,卢汉在昆明起义,云南和平解放,龙云没少出力。1949年9月,龙云应邀去北京,参加新中国成立前的政协会议,当了特邀代表。10月1日开国大典,他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。1950年1月,他从香港辗转到北京,担任了好几个要职,比如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、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、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,忙着新中国初期的建设,尤其在西南地区帮了不少忙。后来几年,龙云仕途还算顺。1954年,他当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,1956年又成了民革中央副主席。可惜好景不长,1957年反右运动,他被错划成“右派”,1958年丢了副主席的位子。1959年,他恢复了政协常委身份,算是有点安慰。1962年6月27日,龙云突发心梗,在北京去世,77岁。1980年,中央给他平反,肯定了他反蒋、抗日和新中国建设上的贡献。龙云这辈子,真挺传奇。从云南山里的彝族小伙,到“云南王”,再到南京被软禁,最后靠脑子和胆子跑出去,还在新中国干出一番事业。他这人,没啥好美化的,该咋样就咋样,但你不得不说,他那股子机灵劲儿和闯劲儿,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。
一共才38年,竟然出了这么多总统啊!

一共才38年,竟然出了这么多总统啊!

一共才38年,竟然出了这么多总统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