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反华,是因为中国强大。韩国反华,是因为中国强大。美国反华,是因为中国强大。这
日本反华,是因为中国强大。韩国反华,是因为中国强大。美国反华,是因为中国强大。这就奇怪了,莫非在他们眼中,中国强大是不可接受的?美国这几年在对华政策上动作不少,仔细看会发现里面掺杂着很多国内政治的因素。2022年中期选举的时候,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,都把中国议题当成了竞选工具。候选人在辩论里动不动就提中国,从芯片产业说到供应链安全,把国内的不少问题都往中国身上扯。这种现象背后,是美国政坛的一种新趋势,把对华战略和国内发展绑在了一起。比如拜登政府搞的芯片法案,既想让芯片企业在美国建厂,又限制它们跟中国合作,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打压中国来给自己的产业铺路。这种做法与其说是针对中国强大,不如说是美国想保住自己在全球产业链里的主导地位,只是选了个不太体面的方式。日本的情况更复杂些,里面既有历史的影子,又有现实的考量,这几年日本一直在调整战略,嘴上说着要和中国搞“战略互惠”,转头又把中国当成“最大的战略挑战”。这种矛盾背后是他们的“复合性焦虑”:既担心中国强大后会翻历史旧账,又觉得以前那种“中国需要日本帮助”的时代过去了,心里有些失落,更怕在科技和经济竞争中被中国超过。最明显的是在海洋问题上,日本这两年的海洋政策文件里,频繁提到中国的“安全威胁”,还在西南群岛搞军事建设。其实这些动作表面针对中国,深层原因是日本想借着美国战略调整的机会,扩大自己在地区的影响力,只是刚好中国的发展让他们找到了借口。韩国的反应更多体现在经济领域,这些年中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进步快,韩国原来的优势产业感受到了压力。从显示屏到新能源电池,中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直接,这种竞争反映到民间情绪上,就容易产生一些摩擦。再加上韩国在安全上长期依赖美国,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变化自然会影响到韩国的政策倾向。从国际关系的大格局来看,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总会让现有体系有些不适应。历史上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强国时,也曾遭遇过各种质疑和阻力,现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有些类似,只是全球化时代的相互依存度更高,反应形式也更复杂。美国担心自己的霸权地位动摇,日本想借机重塑地区角色,韩国则在经济竞争中寻找新定位,这些国家的战略调整刚好和中国崛起的时间线重合,才让人产生了“见不得中国强大”的错觉。中国强大了,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平衡,自然让一些国家感到不适应,随着时间推移,当大家慢慢习惯了中国的新角色,找到新的利益平衡点,这些紧张情绪自然会缓解。毕竟在全球化时代,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,谁都明白,中国要做的,就是继续稳稳当当发展自己,同时耐心等待世界适应这个越来越强大的邻居。参考资料: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《超越“追随美国”——日本战略转型背后的野心与焦虑》